91论坛

师者本色

我的从教故事 | 以学生为本,勤勉耕耘

  • 作者:
  • 发布时间:2025-09-09
  • 点击量:

    曹丽凤老师是91论坛 一位认真负责的老师,她满怀热忱投身教育事业。生活上,她关爱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用真诚打动学生。工作上,她精心备课、创新授课,因材施教,将科研与教学完美融合,助力学生在学术道路上屡创佳绩,她正在用行动诠释着教育的温度与力量。

出于对教育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学生成长的期待,我毫不犹豫地选择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教师。转眼十五年过去了,回想这些年的教师生涯,许多关于本科生教学及研究生指导的画面涌上心头。

教书育人,兢兢业业

本科教学

我主讲过《普通物理I》、《普通物理II》、《大学物理》、《无机材料导论》及《材料科学基础》等本科课程。

【精心准备,一丝不苟】记得当时为了对学生负责,讲授好自己承担的第一门本科课程《普通物理》,在91论坛 没有任何要求的情况下,我主动跟随91论坛 教学名师随堂学习整一学期;精心整理并装订了两本教学笔记,每本约2厘米厚;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让同学们跟上课程思路,我全程板书进行授课;布置并认真批改同学们上交的作业,及时进行课后答疑。付出的努力最终获得了同学们的认可,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结果从原来的“良好”变为“优秀”,该课程获得“91论坛 优质课程”。

【专业授课,满腔热忱】在主讲本科生专业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时,为了能更好地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更深地理解课题内容,以便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同学,我查阅了大量参考资料,涉及多门学科:如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固体物理、晶体物理、高数以及大学物理等,5年整理了5个版本的讲稿。即使上了那么多年的课,每次上课前仍然习惯重新备课:重新整理授课逻辑,使其更加清晰;补充最新科学知识,跟随前沿进展。

有一次课间,同学不经意间看到我教案上密密麻麻的备注,感慨万分到:“哇,老师,我们都不知道老师上课,原来要付出这么多,这么辛苦。”我笑了,心想:“正好以身示范,告诉同学要想做好每一份工作,都应该认真付出,不敷衍、不应付,这应该算是一个不错的教书育人的方式吧。”

授课过程中,我也会鼓励倡导同学们大胆发言,不仅关注教学内容的传递,还注重学生的接受效果。有一次,在学习相图时,我让同学到台上展示自己的理解,开始有一位同学自告奋勇,后来竟然上来三位同学,发表不同的看法,而且争得面红耳赤,场面非常热闹,台下的同学也蠢蠢欲动……。热烈的教学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除此之外,我及时进行考勤,按时布置课后作业并进行认真修改与讲解,在点名册上认真记录平时成绩,做好每一步教学工作。

【师生互敬,暖心瞬间】也许正是因为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与尊重。记得有一次,自己不舒服,上课时脸色苍白,头眩晕。同学提议让我回去休息,而自己坚持完课堂结束。在回办公室的路上,同学紧跟上来,说要陪我回去,怕我晕倒……那一刻真的是感动到心坎里,为自己、也为同学的善良与感恩之心。

记得2022年春季授课结束时,收到同学们随堂赠送的鲜花与掌声并合影留念,以此表达他们对老师这一年辛苦付出的感谢。2023年,课程结束后,收到刘芷彤、韩舒婷和王淄钰赠送的鲜花和贺卡并合影留念……。同学们的举动令我感动,也为我们能培养出这样可爱的同学而欣慰。

   

学业导师

除了课堂授课,我积极响应91论坛 制定的学业导师制度,在专业教育、学业规划引导、课程学习指导和培养计划解读等方面给予大一学生开学之初的指导和帮助。

育人之心,持之以恒。2022年寒假,积极响应91论坛 号召,电话约谈放假在家的大三同学,关心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及后续考研或工作的打算,并给予他们自己的一些建议。

任何学生有需要,我都尽心尽力帮助。越来越多的跟我上过课的大四学生会把简历发给我修改,或者让我帮忙撰写他们参加夏令营或攻读博士学位等的推荐信,我都会认真对待。记得有一次,同学收到我修改后的简历时,在微信上发自肺腑地对我说:“老师,我学到了”,“简历改得我心潮澎湃,没想到自己的简历最后成这样,自己看着挺满意的”,“老师连行间距都看出来了,我自己都没看不出来。”,“没想到这么多可以修改的地方,幸好灵机一动,想到能找老师看看。”,“这次简历修改得我心潮澎湃,学到了……”。看到这些话语,我由衷地感到欣慰。

理论结合实践,多方位培养学生。近些年,积极指导本科生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达40余人次,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约30人。亲自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撰写,从格式到语法,从语法到专业术语,修改多遍,一一指导,一丝不苟。我想,这也许就是我的初心吧,能让同学们学到更多,不仅有学术上的,更有做事的态度与责任。

因材施教,恪尽职守

作为一名教学科研型教师,教学和科研并重,在教学中促进学术的深化,再进一步用以指导研究生工作。

近些年,指导了硕士生13人,参与指导博士生5人,硕士生近20人。定期召开小组研讨会,讨论与交流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或解决的方法,或找同学单独指导;认真反复修改研究生撰写的毕业论文和待发表论文,指导的毕业论文都是一次性通过盲审,多名获得优秀的评审和答辩结果;多关心他们的生活情况、心理状况,在他们想不通的时候,进行开导、鼓励、安慰和帮助。

研究生教育,更要因材施教。有的同学实验能力很强,有的同学写作能力很强,也有同学实验和写作双重能力兼备。我会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安排相应的工作,从而发挥他们的长项,提高工作效率。记得有一次,一名已经研二的学生神情沮丧地来找我,诉说自己在研究工作中遇到的瓶颈与困难,想换课题研究方向。我没有批评她,而是仔细分析了这名学生自身的特点,同意了她的要求,立马调换课题内容,减轻了她的压力。目前该名学生工作进展顺利,正在进行研究生毕业答辩前的相关工作的准备。

除此之外,积极指导研究生参加多种国家级或省级或校级竞赛并多次获奖,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表达力、行为规范等。 目前,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指导研究生发表SCI论文6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申请多项。

泰戈尔说:“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大爱如酒,醇香醉人,我会始终如一地践行教书育人的誓言。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脚踏实地、奋力前行。

    【作者简介

    曹丽凤,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中国博士后项目等共6项。累计发表SCI收录论文6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指导的研究生荣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个人荣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91论坛-91论坛app

地址:青岛市宁夏路308号博逸楼  邮编:266071